您的位置:首页 >我的班级>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玉带幼儿园新生入园须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07 10:57:58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欢迎您的孩子来到我们玉带幼儿园,从此,我们之间将架起一道重要的桥梁,我们深知任重而道远,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将付出所有的爱心、耐心和细心伴随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 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这份资料是向您介绍孩子入园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您能仔细阅读,并与我园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一、入学准备

1.告诉您的孩子,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是和小朋友快乐游戏的地方。

2.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责备老师或不让孩子入园。尽量安抚孩子,不责怪孩子,离开时和孩子道别,并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您会准时接他回家,然后坚定地离开。只有恰当对待孩子入园后的不适应,信任老师能照顾好孩子,才能尽快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

3.新生入园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要多激发孩子入园兴趣,切不可用“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不听话的话,老师会不喜欢你”等言语来恐吓孩子,使其对幼儿园产生不安全甚至畏惧心理。

4.生活要开始有规律性,早睡早起,保证孩子每天能以饱满愉快的心情入园。

5.提前向老师如实介绍您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性格特点,需要帮助的可以与老师商量解决。

6.入园前请逐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

7.入园后,应经常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和电话等各种方式了解孩子在园生活、游戏、交往等方面的进步和不足,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配合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8.孩子入园不佩戴挂饰、项链等配饰,应穿着简便、舒适、便于活动,便于穿脱,不穿带有危险隐患的衣物(如帽子上带长绳的,衣服上有很多亮片、串珠等装饰物的)。年龄较小的幼儿,请为孩子准备一套衣裤,以备更换。请家长在孩子的用品上写上孩子的名字。

二、接送制度

 1.为保证孩子安全,早晨家长将孩子交给本班教师,晚上接孩子离园时必须跟老师再见

 2.如委托别人接孩子,被委托人应年满十八岁以上,并提前打电话告之本班教师。

 3.中午请尽量不要来看望幼儿,以免影响该幼儿与其他幼儿的情绪。

 4.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成长,请入园接送孩子的家长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爱护园内设施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不吸烟不大声喧哗。

5.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及不影响其他幼儿的学习娱乐活动,请务必持接送卡,准时接送幼儿。(接送时间:早7:30开始入园,晚接时间:1600,具体时间以班级通知为准

保健管理事项:

1.幼儿如有过敏史、抽搐史及其它病史需来园讲清,告知园里,作好记录,如隐瞒病史,造成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2.如幼儿入园前发现身体不适,(如在家中已经发热、呕吐、绞痛以及医院治疗需服药)均应在晨检时与本班老师详细说明幼儿病情,服药要求。

3.每两周的周末请家长把孩子的薄被、床单、枕套带回家清洗晾晒。

    4.园内为孩子准备了一餐两点,早点830,午餐11:00,午点3:00。早上请不要带早点来园进食,请吃好早点后再进班。下午孩子离园时请不要带点心来园,以免影响孩子的晚餐进食,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5.接送孩子的时候不要在幼儿园多逗留,避免事故的发生。

6.家长发现幼儿得了传染病(痢疾、腮腺炎、肝炎、红眼病、手足口、水痘等病)应立即与本园联系,便于做好全园的防控工作。

7.幼儿入园前家长应注意查看幼儿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小颗粒物等)应立即取出,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8.协助老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不要将小颗粒等放入口中、鼻腔、耳朵内。

9.配合幼儿园定期给幼儿修剪指甲,以免游戏中抓伤其他孩子。

10.协助老师教育幼儿户外集体活动时不要单独活动或随意离开集体和老师。

感谢您的配合!

  

关于幼儿园——我们希望您知道 

一、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幼儿园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二、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什么?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四、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含体育)、语言、社会、科学(含数学)、艺术(含美术、音乐)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要求执行教育教学工作。
五、幼儿园怎样开展教育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寓教育于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而游戏是基本的教育活动形式。幼儿园开展教育可以采用集体、小组、个别、区域等多种形式进行。
六、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主要环节有:
7:30--8:00 幼儿入园接待;
8:00--9:00 晨间锻炼、早操、早点  
9:00--930 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幼儿集体、小组或个别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930--1000  幼儿户外活动

10:00--1050 幼儿区域活动
1050--1200 幼儿午餐及餐后散步活动;
12:00--14:30 幼儿午睡;
14:30--15:00 幼儿午睡起床、整理、吃点等;
15:00--1600 教育活动,包括:上午的延伸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或小组、或个别)等形式的幼儿学习活动、区域游戏、离园前整理活动等; 
   以上活动环节因幼儿年龄段和季节等具体情况会略有不同。

  

科学育儿交流: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幼儿之间的冲突

   为了占有有趣的玩具、好玩的器械、美味的食物或成人的亲近,幼儿在与同龄孩子交往中会发生推、拉、抓、咬等肢体冲突和哭闹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那么遇到幼儿同伴之间的冲突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应该明白这是幼儿同伴交往中必然会发生、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必把孩子间的冲突看得太严重,不能用成人间的冲突去理解,更不能直接介入帮自己的孩子。同伴间的冲突过程既反映了幼儿自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特点和水平,又为其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待人态度和情绪情感的发展具有宝贵的教育价值。因此,避免、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一旦发生冲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抱开而终止冲突,并不是好办法。

  其次,家长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自己去面对冲突,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习应对冲突的策略,形成积极应对冲突的能力。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冲突,而必须由家长或其他成人去帮忙。这种判断是错误的。孩子间发生冲突,当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出现委屈时,家长应该冷静地理智处理。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错了,不能偏袒,也不能粗暴打骂,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并学习应该怎么做。如果是别的孩子错了,也不要斥责,不能动手帮孩子把东西抢回来,或纵容孩子去把自己的东西抢回来,但也要提出善意的劝告,并鼓励、表扬自己的孩子。

   再次,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孩子知道:哭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被认为是怯懦的表现;在沟通、合作和共享中能获得快乐;对别人的攻击,要学会躲避、求援等方法;出现伤害性危险时需要自卫。

    当孩子之间相互争抢玩具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1.被争抢的玩具可以两个孩子一起玩的,尽可能引导他们一起玩,学会合作。

2.只能一人玩的玩具,可以建议他们轮流玩,学会互助。

3.当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玩具,可以引导他们交换玩。

4.当别人不同意交换玩具时,应该引导尊重对方,不可以强制;如果实在说服不了时,可以另外找一个新的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

    当产生肢体接触或哭闹等对立情绪比较明显的冲突反应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1.可以先让冲突的双方隔开,只有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再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需要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而不是盲目行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指责别的孩子或一味埋怨自己的孩子都可能伤害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3.根据冲突的起因判断是非给予不同的处理。如果是对方孩子不对,可要求自己的孩子原谅对方;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不对,应该要求当面向对方道歉,得到对方的谅解。

4.最终还是要引导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戏和交往。

     很多家长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抓伤了或者撞出血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的心里最多的感觉就是心疼和气愤。一方面责怪家长不好好教导孩子,另一方面也责怪老师没有看好小朋友。面对这些情况,家长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一些客观情况我们也不能忽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幼儿园的教育还存在幼儿人数多和老师人数少的情况,要老师时刻注意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是太现实;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之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等情况,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伤害事件。那么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们的伤害事件呢?

  首先,应该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孩子们的问题还是要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因为孩子们的这些伤害事件,有些是无意的,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不小心或者用了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造成的,(如有些孩子为了表达喜悦,会拍拍同伴的肩膀或拉拉小辫子等),但孩子不会掌握这些动作的度,结果造成了脸上抓了一下或衣服拉破了等。其实事情发生后,经过老师的教育,孩子们会懂得今后该如何正确做,但如果家长参与之中(对肇事孩子大声教育、漫骂、管教自己的孩子以后别跟这个孩子玩等),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不仅对肇事的孩子,甚至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伤害,因为这会对孩子结交好朋友存在一定的影响和留下阴影。

  其次,当发生事故后,家长们也不是置身事外,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如果碰到自己的小孩被小朋友欺负时该如何应对?家长应该教育孩子用嘴巴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拳头。你让让我,我让让你,这样事情就能很快平息下来。如果大家都是用这样的方式,那么我们的伤害事故就会减少到最少。

  另外,也请家长们做好一些辅助工作:

   1.检查孩子的书包里是否有危险的玩具或物品。(尖锐的、打火机、弹弓等)避免孩子在玩时不小心划到或戳到小朋友。

  2.尽量少让孩子看有暴力的动画片,避免孩子模仿剧中情节。(我个人认为奥特曼类片子不太好)

  3.每星期给孩子剪指甲,避免游戏时指甲划伤同伴。

  相信有了家长的配合和老师的教育,幼儿园的伤害事件会逐渐减少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成长,慢慢地学会与人相处,掌握友好协商的本领

  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间的冲突、纠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在纠纷中可以提高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坚强的意志。因此,家长应理智地看待孩子之间的矛盾,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当孩子被人欺负后,家长首先要镇定自己的情绪,并想法稳定孩子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讲出真相,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确定相关责任。接下来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如果孩子的方法很合理,家长应及时肯定鼓励。如果孩子的方法不妥,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不妥之处,并和孩子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确定的方法应遵循下列原则:

  *如果责任在自己,应主动向对方道歉,如果事情较严重,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商量解决之策;

  *如果责任在对方,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以防止孩子模仿,并鼓励孩子心胸开阔,对一些小事不要计较;

  *如果是涉及孩子根本利益的原则性问题,则要教育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利益。家长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应急之道,比如向老师或小伙伴求援等。

  总而言之,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冲突,父母应该视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尤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教给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的回应措施。教导孩子与人和平相处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需要两者积极配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打印正文】